掌指关节扭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脊柱国采开标,威高又成最大赢家,哪些赛道
TUhjnbcbe - 2025/7/2 17:32:00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标,这是骨科领域继人工关节全国集采后第二次开展全国性骨科集采。

国内的骨科市场分为脊柱类耗材、人工关节类、创伤类、运动医学四大类,人工关节和脊柱已经完成国家集采,创伤类耗材集采已由十二省联盟集采覆盖,运动医学带线锚钉新近被纳入北京省集采计划中。骨科已成为集采覆盖最全的领域。

根据脊柱集采现场厂家透露,脊柱领域是威高的优势领域,此次威高又是最大赢家,17个A组中标,一个B组中标,多家实体中标。在此前的人工关节集采中,威高骨科就凭借较好的中标价格和较大的中标量,在集采后人工关节市场份额大大增加。

本次脊柱集采对于骨科市场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除了骨科全覆盖外,近年来快速推进的集采已经完成了对血管介入、骨科、微创外科、眼科、低值耗材、口腔等多个赛道的覆盖。在集采成为整个医疗器械大背景下,医疗器械领域还有哪些板块处于“集采避风港”中?动脉网进行了梳理。

最复杂集采下的最温和集采

脊柱集采被称为史上最复杂集采,光是集采规则文件就超过页。

本次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分为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套系统。根据国家医保局消息,全国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达到.84万套,集采产品共涉及家申报企业。

此次集采产品用于颈椎、腰椎疾病,脊柱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治疗,可满足95%的脊柱类手术所需。集采的脊柱类植入物器械市场占到整个骨科市场30%左右,-年,脊柱类植入器械市场的销售收入由47亿元增长至8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6.58%。

此前的人工关节集采降幅幅度超过80%,而此次脊柱集采降价幅度预期低于人工关节集采。官方并未公布降幅,简单测算来看。本次集采降幅大约在60%-70%。

在集采前,一个椎间融合器价格就达到—00元。而此次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集采文件中给定的最高有效报价为元,融合器最高有效报价为元。而中标结果大多在—元,最低中标价为威高骨科的元。

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此前的“官方指导价”为元,中标价格区间为-元之间。最低中标价为三友医疗的元,最高中标价为威高的元。

本次脊柱集采中标企业较多,但也有中小企业表示,虽然自家企业低价中标,但总体利润微薄,很难继续生存。

本次降价预期较低,主要是在规则设置上给企业入选中标留下更多空间。

在集采规则设置上,本次脊柱集采首先在分组上按照供应能力和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分为A、B、C三组,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大的企业进入A组竞价,主要部件齐全但不能供应全国的企业进入B组。同时,脊柱集采还设置了“复活”规则,即有效申报企业的竞价比价价格,不高于本产品系统类别最高有效申报价40%,就可以获得拟中选资格。规则设置一方面保护了供应能力更强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也给了更多中小企业中标机会。

所以本次脊柱集采被誉为最温和集采,同时,本次集采也被誉为是最复杂集采,比起人工关节,脊柱类植入物的特点在于产品多元。

光是产品系统类别分为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后路开放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脊柱用骨水泥等14类产品。

在众多产品中,哪些产品是核心产品?

脊柱类植入物主流产品主要为两大类,一类为由接骨板、固定棒、螺钉等单独或组合而成的脊柱内固定系统,另一类为椎间融合器。主要用于治疗退变性脊柱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腰综合征、慢性腰背痛等)、脊柱创伤和肿瘤和脊柱畸形三大类疾病。

整个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包含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脊柱植入物可以分为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颈椎前路钢板系统、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椎间融合器、脊柱后路微创内固定系统、椎体成形系统。

在众多产品中,采用椎弓根螺钉和棒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是目前脊柱外科使用最多的内固定系统,约占国内脊柱外科手术的70%。

随着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增多,近年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患病率基础决定了脊柱类植入物市场的快速增长。

生理结构的复杂决定了脊柱类植入物的复杂,同时也为集采设置了难度,这是为什么脊柱集采被称为最复杂集采。

威高骨科再次成为骨科最大赢家

和心脏支架不同,骨科脊柱植入物的国产率较低,国产与进口的价格差距较大,温和的集采方案对于国产企业来说是一种利好和保护。

国内脊柱植入物市场由进口主导,在脊柱市场,以强生、美敦力、史赛克为代表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占有国内60%以上市场份额。骨科脊柱植入物国产化低于创伤植入物,高于关节植入物领域。

根据威高骨科招股书,强生、美敦力、史赛克分别占据了脊柱植入物28.29%、24.39%、6.50%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家中,威高骨科占据7.92%的市场份额,三友医疗占据3.79%的市场份额。

集采往往能够推动加速国产替代,在本次脊柱集采中,进口与国产相比谁是更大的赢家?

一位集采现场的厂家表示:“本次脊柱集采,进口的降幅更大,国产厂家中,威高骨科或许是最大的赢家。”

在脊柱集采开标首日的A股收盘价格中,相关骨科企业的股价上涨,威高骨科也是其中涨幅最高的企业。

哪些赛道仍然是集采避风港?

根据智研咨询报告,年我国的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其中,年骨科植入耗材规模亿元;血管介入耗材亿元;神经外科耗材42亿元;眼科耗材90亿元;口腔科耗材85亿元;血液净化耗材82亿元;非血管介入耗材48亿元;电生理与起搏器85亿元;其他52亿元。国内高值医用耗材细分领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最高,分别占比为35.74%和26.74%。血管介入、口腔和血液净化增速居前,超20%。

上诉主要细分市场中,大部分都已被集采覆盖,集采不可避免将降低产品毛利率,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迎来大洗牌。此前的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集采也展示了,集采也并非中标者皆是赢家,低价中标容易导致量价双失。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有哪些赛道未被集采覆盖?什么样的赛道能够抵御集采冲击?

从现有的带量采购统计来看,目前国家级集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脊柱国采开标,威高又成最大赢家,哪些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