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2日,可能是忘记带脑子的一天,我,不知道被什么驱使了,把养生篮球在那短短3分钟里,给升级了~嗯,熟悉的“嘭”的一声,倒地不起……X光、核磁,结论:右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周围组织伴有多处损伤。首诊的医生说,你这有陈旧性的问题,膝关节已经退化,必须手术,否则以后就得置换关节了。是,他说的陈旧,在十六年前,一场比赛的意外受伤,但当时的主治医生因为觉得我只是学生运动员,建议我保守治疗了。一周内多看了几个医生,结论一样。唔…小心翼翼了这么久,还是没逃得过,欠的手术,迟早要还的。
周围有几个认识的人做过同样手术,交流了一下,也捎带在网上简单查询了一些信息,总结:成熟的小手术,康复后基本还可以恢复之前的运动能力。虽然知道北医三院是王牌,但最终还是选择不用排队那么久、也很专业、医院。三周制动消肿后,9月12日,我没一丝忐忑,高高兴兴爬上了手术台。整个手术过程我都在盯着小电视,看膝盖里面黑白的组织,感受各种工具的刨削、钻洞、敲打,一个多小时,我的前叉就被自体移植成功了。挺好,除了腰麻时疼了一下,其他都没感觉,我还和闺蜜眉飞色舞的一顿讲解手术感受。6个小时,麻药的效力就支撑这么久,随后,嗯…皮肤伤口的疼和关节内部的疼混在一起,对于一个特别敏感的人来说,每一秒钟都是煎熬。嘚瑟,不起来了~
踝泵、各种抬腿、过伸练习、角度练习……一切都似乎按部就班,可想到了复健也不会轻轻松松,却料不到过程中伴有摧残身心的艰难。术后无意中看了一些血腥的视频,比我术中全程瞪眼看小电视里的真实残酷很多很多,于是很想说,一群骗子,这TM是小手术?关节镜下被破坏掉原有状态的组织们,可能是要反抗吧、要自我保护吧,恣意重新翻倍生长,还得拐着周围的兄弟,手拉手心连心,让整个膝关节变成了一个无组织无纪律但是很抱团的部位,是的,都粘在一起,变胖!于是,就有了掰腿,一个如同上刑般的康复必备项目。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被动屈膝去不断撕扯关节内韧带、瘢痕、肌肉啥啥啥的,避免黏连,从而恢复功能性。我恨这个项目!我也是经历过生产苦痛的人,还是遭了两茬罪的那种,大家都说生孩子的疼痛级别已经是最高了,但是,那毕竟只是间断的、有盼头的。然而,有些疼痛,透着的都是恐惧和绝望。每天,我都要嚎啕大哭二十分钟,十分钟的掰腿过程,还有十分钟,是收不回来那份情绪。我哭,我爸妈心疼地跟我一起掉眼泪,有时候会在旁边去擦拭我满头的汗。那是一种灰暗感,漫天的灰暗。
医院康复的剧本演,我跑偏了方向。医院的康复师对我所有的疑问都不解答,只批评我进度不达标,不积极不努力。呵,我自己的腿,我不够积极不够努力?一个半月,从无知无畏零负担,到充满困惑不解失望难过,医院的百分百信任,寻找其他出路。原来有推髌骨、松解筋膜这样的操作,原来足够的肌肉训练才能帮助灵活性的进展,原来个体差异很大、康复进度无法千篇一律……
那些恢复的好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不可以?我热爱的运动,也许都要丢下它了,因为满脑子想的,都仅仅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正常生活?最最down的时候,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北京百迈康诺康复中心,找到了吕铮大夫,北医三院康复科的大神级人物,但是毫无商业感,不打广告,自己亲力亲为。第一次去康复的时候,充分体验了一把无痛掰腿,幸福出了一身汗,吕老师太细致入微,每一个反应点都给做相应的处理,随时调整手法,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