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关节扭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外国美术简史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名
TUhjnbcbe - 2025/6/12 4:55:00
白癜风专家团队 https://m.39.net/disease/a_5452897.html

本次小编给大家带来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名词解释)重点知识整理。

名词解释

1.威尼斯画派

此题解答威尼斯画派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总体特点。

1.威尼斯画派

活跃于15世纪至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想很快影响到了威尼斯的艺术创作,从15世纪中叶起,许多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出现了浓郁的世俗化色彩,画面上追求欢快、激情和狂热的调子。威尼斯画家笔下的圣母和天使,往往是一些穿着华丽、肌肤圆润的上层妇女形象。这种追求享乐的思想,在艺术上表现得相当突出,从而形成了这-地区特有的绘画风格,称之为威尼斯画派。该画派受人文主义影响,题材愈益走向世俗化,其突出特征是对色彩的崇尚、对人体美的赞颂和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这一画派中杰出的代表有贝利尼、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贝利尼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威尼斯画派艺术的最高理想,就是充分显示现世生活的一切美好享受。此时人文主义的审美观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审美观,它是在普遍的群众渴求中孕育出来的。

2.起源

(1)到15世纪后半期,美术题材就从宗教转向了世俗。湛蓝的海水与东方商船绚烂的色彩交相辉映,使这儿的艺术家对色彩特别敏感,世俗的题材使他们把目光转向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带来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2)威尼斯艺术的发展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以前玻璃画、镶嵌画中极具装饰性的色彩感受与丰富的世俗生活发生了冲突,这使得威尼斯画派转而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其次,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使得湿壁画的创作被扼制,而画于画布上的油画得到发展。

(3)油画的优越性还在于它能最充分、最得心应手地来揭示可观的色彩与色调的充实丰满:也能更加灵活地表现画面上的光线、色彩与空间的细小差别:并能够更加柔和、更加明确地塑造人物形体。

3.乔万尼.贝利尼

被认为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与同时代的画家相比,他更注重风景的描写,把自然景色诗意化,使作品充满宁静和淡雅的情调。即使在圣母的形象中,他也没忘记以优美的风景作背景。然而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将风景所造成的氛围与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戏剧性已经退到相当次要的地步,而色彩和素描的表现力成为首要的因素,这也是威尼斯画派的共性。这一类的代表有贝利尼早年的《有小树的圣母》。晚期作品有《神的欢宴》《湖的圣母》等。

4.乔尔乔涅

(1)绘画特点;亦译为“乔尔乔内”。是从贝利尼风格过渡到威尼斯画派全盛时期的人物。乔尔乔涅诗一般的画面,并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在他的作品中也有高度的抒情,但是这种抒情却总是为一种奇特的理性精神所统领。代表作有《三个哲学家》《田园合奏》《沉睡的维纳斯》等。

(2)《田园合奏》:是一曲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对幸福人生的赞歌,画中两个女裸体分别象征着两位游吟诗人唱歌的内容。

(3)《沉睡的维纳斯》:亦译为“入睡的维纳斯、睡着的维纳斯女神”。西方绘画中最杰出的裸女图。在横长的画面上,从左上方到右下方,沿着对角线,乔尔乔涅安排了维纳斯的裸体,这种方式成为西方裸女画最经典的样式。维纳斯躺在仙境般的自然景色中,尽情展示她美丽的裸体,田园风光与裸露肉体相互映衬,唱出了感人的美之赞歌。维纳斯周身的曲线,处理得流畅自然,没有什么明暗变化,只用单纯的温暖色调,竟然把她的躯体塑造得圆润饱满,体积感十足,实在是神来之笔。这里的维纳斯形象,完美地体现了灵肉的和谐。她的裸体唤起观者对美的渴慕和爱恋,引领他们向上,而不是激发粗鄙的色欲。这幅画在形体、色彩、柔和的线条和景色的层次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知识拓展:

(4)《暴风雨》:画面并不繁杂,两三个人物位于风景里,艺术表现完全集中于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创造,力求表现出在遥远天边暴风雨已经来临,而眼前则是山雨欲来,溪水林木浸润着奇妙的光与色的景象,烘托出丰富而协调的气氛。虽然此画意旨至今仍无定论,但唯美迷人的画面意境无疑展现了乔尔乔涅以细腻的油画技巧再现大自然瞬间景色的高超本领。

2.样式主义

此题解答样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风格特点。

1.样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是16世纪初出现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艺术风格,后发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上承文艺复兴下启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主要流行于16世纪20年代至16世纪末。“样式主义”一词源于意大利语“样式”,兼指形式和风格以及生活风度。但该词从17世纪起渐渐含有了贬义,讥讽装模作样的矫饰。年以来,西方艺术史学界重新对此概念作了评价,认为它是盛期文艺复兴艺术和巴洛克艺术之间的自成一格的流派,其风格演变自有其社会背景,并在西欧形成国际影响。16世纪20年代以来,批倾慕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典雅风格而务求新奇的艺术家,以追求风格自居,遂被后人视为样式主义流派。艺术家有意识地追求某种较为极端的形式,热衷于用复杂的形象和动作来表达内心的骚动不安和压抑的情感。代表画家有蓬托尔莫、罗索、帕尔米贾尼诺,雕刻家有切利尼、波洛尼亚等。

2.风格特点

技巧十分精湛,但追求的是奇异刺激的效果,而不是宁静与和谐。样式主义往往采用不符合常理的幻想式构图,喜欢表现裸体,人体比例常常是夸张变形的。画面人物众多,但姿势扭曲,迷恋于使用透视法。色彩往往也像画面内容一样光怪陆离,更多地是表现情绪而非真实的自然。主题有时晦涩难明,只有内行的观众才能看懂。样式主义兴盛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迅速成了一种有国际影响的风格。

3.文艺复兴

此题解答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代表画家及总体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在古代规范的影响下,艺术和文学的复兴”,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又在尼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地相继兴起,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变化的思想基础就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由于这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乔尔乔涅、提香、扬·凡·埃克、博斯、老彼得·勃鲁盖尔、丢勒、荷尔拜因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4.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描述了基督蒙难前最后一次与众门徒聚餐的情景。此题解答《最后的晚餐》的题材内容及构图特点。

根据墙面形状和上题需要,达芬奇在长方形框架内糖心安排了基督蒙难前最后一次与众门徒聚餐的情景”构图以基督为中心展开,门徒的动作和建筑的透视线全都向画面中央的基督身上聚拢,又从基督身上扩散开去。画在基督身后的明窗,以自然的方式,发挥着传统的光环的作用,有力地突出这位救世主的形象端坐在水平状长桌一边的基督和两侧的四组门徒,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而有变化的整体。他们完全融入了三雄空间中,显得分外白然从容,是活生生的人。基督摊开双手说出"你们中间有个人要出卖我了”时,他宁静坦然的态度与众门徒不同的表情和动作,鲜明展现了特定场合下特定人物的心态,充分揭示岀这个题材的内涵。叛徒犹大,一反早期文艺复兴名家的惯例,没有孤立地单独摆放,表面上与好人群体分开,而是依照现实的情况,让他与众门徒待在一起,但凭借犹大惊恐的动作,自然而然点明了他叛徒的身份.这是一个发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的真实故事,善与恶的力量获得了深入的揭示。这也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完美和谐的绘画世界,古典美术的精神获得了令人叹服的体现。

5.《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此题解答《雅典学院》的题材内容、艺术特征及构图布局。

亦译为“雅典学派”是为梵蒂冈宫绘制的三幅壁画《雅典学院》《巴尔纳斯山》和《圣典辩论》这三幅作品中琨优秀的一场,也是拉斐尔最辉煌的作品,他把古代思想家与科学家的聚会安排在一个有拱门的大厅内,两边有阿波罗和雅典娜的画像。画面正中央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一个指天,一个指地,他们的手势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学说.在他们周围还有各种姿态的学者和科学家,也是用特定的姿态表明他们各自的身份和学说。所以说《雅典学院》里的人物形体比其他两幅具有更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看,这幅作品都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也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密切联系。

6.佛罗伦萨画派

此题须解答佛罗伦萨画派的历史背景、代表画家及总体绘画特点。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中心佛罗伦萨形成的一个重要画派,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影响最大的美术流派之一。该派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的造型规律,吸取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刻手法,并应用在绘画上,同时把中世纪的平面装饰风格改变为用集中透视,有明暗效果,表现三度空间的画法。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注重理性,追求严谨、崇高的风格,在以宗教神话为主的题材中,把抽象的神像画成世俗化的合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创造了人物画新风格。除了油画外,佛罗伦萨画派当时多创作大幅湿壁画,主要为宫廷、教会和资产阶级上层服务,从而改变了欧洲中世纪绘画的面貌。代表画家有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等。佛罗伦萨画派也影响这一时期的其他画派,如翁布里亚画派和帕都亚画派等。15世纪中叶以后,佛罗伦萨画派已呈衰退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

7.文艺复兴三杰

指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此题须解答三位画家总体绘画特点及代表作品。

文艺复兴“三杰”在艺术巨人中,尤以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最为杰出,他们彻底摆脱了哥特式美术的消极影响,把写实技巧发展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创造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典范之作,把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推上了其历史的高峰。达·芬奇的艺术博大精深,完美而又富于哲理,代表作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米开朗基罗兼善雕刻和绘画,其艺术强劲雄浑,崇高而又富于激情,代表作有天顶画《创世纪》和雕像《大卫》等。拉斐尔的艺术则优雅和谐,理想化而又富于现实感,代表作有《西斯庭圣母》《雅典学院》等。

8.丢勒

此题解答丢勒的作品特点、肖像画和版画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

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是油画家还是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与绘画理论方面也都有著作出版。

(1)作品特点:

他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又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男人浴室》《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等。

(2)肖像画:

曾精心创作了数幅自画像及德国当代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画刻画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人物,他们意志坚强,充满自信,同时具有日耳曼人严峻、刚毅的性格特征。在具体塑造时,丢勒以北方画家精通的工细画法,栩栩如生地描绘出长发披肩、神态庄重的自身形象。面对这个英俊高贵的年轻人,观者不禁会想到庄严的基督像。

(3)版画:

丢勒还用版画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其铜版画《农民和他的妻子》《三个农民在谈话》《农民舞蹈》等,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劳动人民。丢勒的版画不但数量多、技艺完美,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4)知识拓展:

《四使徒》: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丢勒主动创作了双联画《四使徒》,献给刚加入路德派阵营的故乡纽伦堡市。同样尺寸的左右两块木板上,分别出现了四位福音书作者,木板下方,题写着马丁·路德译成德文的《新约》经文,告诫世人当心危难的到来,警惕曲解上帝真言的伪先知。丢勒为使构图生动,没让四位使徒并排出现,左侧窄长的板面上,圣约翰在前,圣彼得在后;右侧相同的板面上,前是圣保罗,后是圣马可;这样处理有效地避免了局促和呆板之感。丢勒有意让四使徒高大的形象布满画面空间,营造一种顶天立地的雄强气势。鲜明的个性、刚劲的衣纹、强烈的色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视觉效果,一切手段全为了展示这四位受新教徒敬重的圣徒的伟大。歌德面对这四个比真人高大的圣徒形象时,不由惊呼“伟大得难以想象”。

9.枫丹白露画派

此题须解答枫丹白露画派的历史背景及总体绘画特点。

(1)枫丹白露画派

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年前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扩建行宫,来自意大利的样式主义艺术家罗索和普里马蒂乔等人参加了枫丹白露王宫的内部装饰工作。他们设计和参与制作的壁画、挂毯、浮雕以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是如此精美,以至于连意大利都为之黯然失色。他们在法国画家古尚、卡隆和雕塑家古戎等人的合作下,融汇当地的哥特式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他们注重线条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

(2)卡隆

①绘画特点:他在极其重视透视与构图的同时,运用逼真的静物描绘和强烈的寓意使作品具有明显的超现实主义味道,将北派的流畅线条与南派的明暗表达相融合,使法国样式主义别开生面。

②《三头政治下的屠杀》:以奇特的景物安排和凄冷的笔调描写新教徒遭受杀戮的惨状。他对特殊的自然现象颇感兴趣,喜爱描绘作为灾祸降临预兆的血雨腥风,造成焦虑恐怖的画面气氛。

③《蒂布尔的女卜者》:他让奥古斯都大帝单膝跪地,虔诚而惊奇地聆听关于圣母子出现的预言。大批古罗马著名建筑、雕塑,包括象征皇权的神座被纳入画面,各种几何形状按照透视叠放在一起。他对神座的精细刻画、近乎平涂而成的黑人以及一挥而就的雕刻基座,造成出人意料的奇特对比效果,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3)古赞父子

是枫丹白露画派中享有盛誉的画家。老古赞的代表作《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把从来都以狼狈而逃模样出现的人类始祖画成安详高雅的女神,风景的恬静幽深加强着主题的神秘感。小古赞的《最后的审判》以罗马式建筑作为环境,以上下四层的无数人物形象再现米开朗基罗西斯廷祭坛画的宏伟场面,在处理人、景关系和纷乱复杂的场面上得心应手。

枫丹白露画派杰出的佚名作品还有《猎神狄安娜》《慈爱》。它们通过加以女性化的米开朗基罗式人体和长颈长身的女神形象代表着该时代风格,表达出相当诱人的新鲜感。《维纳斯的梳妆》则是稍晚一些的作品,它标志着法国画家对技巧的纯熟运用,对于微妙明暗关系和人体肉感的表现已与意大利样式主义难分伯仲。

(4)知识拓展:

评价: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的艺术虽有局限性,如只注重豪华精美的形式,为国王贵族享乐主义服务等,但也不应忽视它积极的一面。其主要表现为:

(1)由于法意两国的艺术交流,促进了法国借鉴意大利艺术的经验,对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2)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才。

(3)法国宫廷提倡和繁荣艺术是有功利目的的,而意大利画家为美化王权尽心尽力,有利于君主集权制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10.波提切利

此题解答波提切利的绘画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借助透视画法和明暗处理,营造似真如实的绘画世界,成为早期文艺复兴画家追求的基本目标,不论是表现基督教题材,还是描绘神话故事,都力求加强空间的三维感和人物的立体感。然而,波提切利等少数画家则偏离这一主流,显示出异样的绘画风格,用线造型的手法发展成一种更优美、更抒情、更具装饰感的绘画语言。在创造自己精美典雅的绘画图景时,波提切利走着一条不同于马萨乔等人的道路。他有意识淡化三维空间的深度感,减弱人物形象的坚实感和立体感,着力突出线条和色彩的表现力,用它们来构成一个富于装饰美感的抒情性艺术境界。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他的画多取材于文学作品和古代神话传说,不再局限于宗教题材,这就能更自由地抒发个性和世俗的感情。在他笔下,新时代的精神与中世纪的经验获得了美妙的综合。代表作有《维纳斯的诞生》《春》《诽谤》《耶稣诞生》等。

《春》:描绘了乍暖还寒时候的情景,虽然是自然节令,但却用神话人物来表现画意:花神和春之神口吐花瓣,走向大地,维纳斯站在中间,她是人类美好理想的象征,三美神翩翩起舞,洋溢着人文主义的精神。构图不拘常规,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之中,中间是维纳斯,右边是撒花的花神,左边是三美神,三美神的动态和衣褶线条充分体现出波提切利所擅长的线条的节奏感。这幅画给人的印象既有乐观的一面,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固然与画家的气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时代有关。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最佳的创造,也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最美的绘画。一改以往众多绘画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国美术简史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名